個人成長

干預別人的生命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任務,同時也只有我們才有能力將它完美地實現。不論如何,我們都沒有權力去干預別人的生命;一旦我們干預別人,或別人干預我們,內心就會開始出現衝突與不和諧。我們不是替人解決問題,而是幫助這個人找到「力量」來解決他自己的問題。

偉大﹐因為謙卑

偉大﹐因為謙卑。越偉大﹐越謙卑﹐譬如耶穌﹐譬如佛陀。因為謙卑,才能包容,有容乃大。大海能容天下水﹐只因置身最低處。要有成就﹐先學謙卑。謙卑﹐是真正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建立中肯持平的自我意識﹐故能虛心學習;挫敗時坦誠承認、成功時虛懷若谷﹐故能從善如流﹐截长补短﹐不居功﹑不驕傲、不自誇。

發問的藝術

每次出席講座時,必告訴現場的參加者,多提問問題,因為只有現場的答問才考驗出講者的真功夫。試想講題是一早設定,講者誓必有備而來,同時亦一面放映Power Point怎會講得不動聽。但這些一早準備的內容是否能解答參加者的疑問,又或是「對症下藥」,所以參加者提問對自己親身的問題,才是出席講座最有價值的地方。

自在不難

放不下,是因為執著,執著於你認為人生應該如何、一定如何的觀念。而這些被執著的觀念和想法就像一個不斷累積的思想包袱,一直壓在你的身上而不被你察覺,卻一直影響著你的心境和對種種經歷的每一個反應。這些觀念讓你為自己訂立了很多前提,好像必須符合這些前提才能快樂和滿足。

尋找有力量的男人

如果世界上多一些有力量的男人,那將會省去多少人間悲劇啊?!這些年,我走訪了日本、韓國、南非、印度、馬來西亞,以及中國大陸的許多省市,聆聽了許多人的生命故事。令我最痛心也最震驚的事實是,許多人談到爸爸都是痛苦受傷的經驗,因為絕大部分的爸爸,都是沒有力量的男人!

三板心法

我嘗試「3板」的入手法,包括能否改變處境;能否改變面對這處境的感覺(特別是難以改變處境的時候);能否看到這種感覺背後的意義或價值(特別是難以改變感覺的時候)。總是泥牛入海,沒多進展。定一定,感受一下。我突然感到那個處境會否已經超越了心理健康界線,其實他會否感到被精神辱待呢?既然有這可能性,我轉而和他談到能否減少這處境,保護多些自己的感覺呢?

善用此時此刻

生命導師與學員大量即興互動,每個動作和表情都非偶然,往往是學員生命最真實的縮影,反映學員內心的慾望、恐懼和情緒,以及平時與人溝通的模式。所以,導師需要非常關注學員此時此地的反應:學員怎樣站起身、怎樣走出來、怎樣開腔說話、怎樣袒露難以啟齒的事情、怎樣打斷導師說話、怎樣打招呼、怎樣呈現身體語言。換言之,學員說話的方式,比說話的內容,更加重要。

講「道理」與講「感受」

這個故事是發生在一對夫妻駕駛著車子回家的時候,媽媽作司機,爸爸坐在旁邊,而4歲的兒子就坐在爸爸背後的car seat上面。在行駛途中,爸爸發覺座位太狹窄,便移動扶手將椅子退後數寸。當他做完後,小兒子便在背後大力踢著爸爸的椅背,並且聲沙力竭的大喊出來。在這情況之下,一般的父母親便會向小孩子講道理,停止他這樣的不理性行為。

拆解抑鬱

一位coach V 懷疑自己出現抑鬱徵狀,一直等我回來傾談。當他透露他的徵狀時,才知道是棘手的疑似抑鬱情緒。我認為V有不快情緒不是大問題,問題是V批判及抗拒自己有這樣的情緒。我做生命教練其中一個心得是,生命輕鬆自在的關鍵不在於懂得放下,而是勇敢接納。抑鬱很易愈扯愈低落,我決定盡快將 V的情緒normalize (正常化)。最好的方法還是流露真我。

啟導法則

首先,覆述對方重要語句以建立感情連繫,表面上是很簡單技巧,但事實上若運用不當,卻往往有壞效果,例如coachee覺得自己鸚鵡學舌,冗贅無聊,又或者覆述負面情緒時,強化coachee負面狀態。晚上在技巧上有兩得著,第一,除了覆述關鍵字眼之外,也可以覆述顯示問題嚴重性的語句,這對coachee覺得被明白有很大幫助。當然,被明白之後,若不能轉化,負面情緒有可能會被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