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

愛與死亡

我們一直對死亡避而不談,因為我們恐懼死亡,恐懼死亡前可能發生的痛苦,害怕死後失去一切,更害怕死後未知的世界,所以我們都一直避免談及死亡,尤其是在中國人世界,死亡更是一種禁忌,被認為是一種不幸。但試問誰能真正逃避死亡?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生命終點就是死亡。有生就必有死,這是生物界的定律,也是永恆不變的宇宙法則!

你有真正活過嗎?

我們生活在一個煩囂的都市中,每天只為生活而奔波勞碌,為生活而拼搏,為高薪厚職而努力,亦有人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雖然我們每天都好像在努力著,但你有可曾想過,每天的奔波到底真正為著的是什麼呢?每個人對「活著」的看法都有所不同,有人認為「活著」就等於「生活」,每天三餐無憂就是活著,但可惜這只是生活,而不是活著!

是(Be)﹑做(Do)﹑有(Have)

大部份人失敗﹐因為我們的思維是﹕擁有(有)﹑行動(做)﹑成為(是)。我們先擁有理想條件(譬如時間﹑金錢﹑伴侶﹑工作)﹐然後努力去做﹐最後成為理想的人(幸福快樂﹑喜悅自在)。這種思維﹐註定失敗﹐因為只是等待理想環境出現﹐不懂發揮相信的力量。其實﹐「擁有」從不會讓我們「是」﹔相反﹐當我相信自己「是」﹐我就馬上「擁有」。有人問﹕我還未「是」﹐怎能像成功人士般生活﹖

從無我服務中學習放下我執

這年最大的收獲,是學習到什麽是無我服務,經歷了去年完整的大清洗療癒,給于我今年有足够的內在力量去貢獻自己支持他人。這次既然感悟到要去學習無我貢獻,就暫時容讓自己去感受放下我執。原來能够發揮自己的天賦才能去服務他人是一份福氣也是珍貴的體驗,珍惜每次有緣來到身邊的人,專注地全心全意投入這你我同在的每一個當下。

跟「制約」做朋友

「制約」一向讓人們帶著負面的想法和觀感。根據我們的一般認知,「制約」是來自我們的童年經歷 (不論該經歷是正面與否),令我們開始建立自己的信念系統、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當我們日漸長大,進入成人世界裡的時候,便會漸漸忘記我們的童年經歷,不論童年過得幸福與否,最終也敵不過時間,時間會令一切遺忘!

先修養自己,才行環保、民主

「學」泛指學識、識見,養應指涵養,從前有學識的人必同時具備素養,當然放諸現今社會,互為矛盾的情況屢見不鮮。具高教育水平的人並不代表有淵博的學問、高瞻遠矚的見識,更未必和修養沾上邊。八十年代經濟起飛,效率及速度為王,浮誇泡沫冒起,那是速食、快衣、「大、快、多」起飛期,延禍至今。香港同時將家務「外判」,從點滴生活磨鍊累積而來的「在地」智慧及武功報廢。

寫給自己的情書

90歲的智慧老人姓名叫風美茵,對著今天生的美茵說:「祝您生日快樂,過去50年上天給你的功課;憑著位你的堅強、行動及自信,一一合格通過。在感情上(洒脫重組,向前奮鬥) ;在學業上(取得中醫界最高學府博士學位) ;在健康上(當年患重病因堅信中醫而獲得醫癒,因此改行從醫幫助別人,這是上天給你的禮物,因禍得福了) ;在人事上(廣交善緣、多得貴人相助;懂得感恩) ;在前途上(清楚方向、遵行天命) ;在經濟上(獨立創業,多人獲益)。

不是壓力 減壓無用 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不少人若自己或別人身心靈出現癥狀都會歸咎「壓力」,其實「壓力」的定義是自身對外界刺激事物的一種反應。若外界的刺激物,在我們控制範圍以外,我們能透過轉化內心,去改變對應態度嗎?「壓力」的其中一個來源是不足感 (feeling of inadequancy) ,覺得自己不夠錢,不夠安全感,做得不夠好、不夠完美、不夠多,所以某些人總未可以早睡早起,原因之一是潛意識覺得做得不足,要延長那一天的「可用」時間。這種不足感又來自那裏?

給哥哥的信

親愛的大哥:小時候﹐你是我心中的英雄。你文武雙全﹐是體格魁梧的運動健兒﹐又是文采飛揚的詩人﹐經常在文學雜誌發表詩歌。那是火紅的七十年代﹐你常眉飛色舞暢談香港大學的學運韻事﹐讓我自幼關心社會政治。後來﹐你跟爸爸到非洲做生意﹐兩年後鎩羽而歸。你變得沉默寡言﹐從此煙酒不離手﹐越來越孤僻﹑與妻子冷漠﹐最終離婚。

在不確定的世界裡真實地活著

在我的家排工作坊或一對一個案裡,都與這樣的“空心病”案主相遇過。他們的年齡性別跨度很廣,最小的12歲,最大的近60歲,既有男,也有女。其實,並不局限在徐醫生研究對象群體,當然,“好孩子”是最主要的群體。在世俗層面,他們非常“成功”,卻身心失聯,情緒失衡,長期失眠,無法建立親密關係,妄念橫生,痛苦不堪,對自己及世界都非常不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