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壓力 減壓無用 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不少人若自己或別人身心靈出現癥狀都會歸咎「壓力」,其實「壓力」的定義是自身對外界刺激事物的一種反應。若外界的刺激物,在我們控制範圍以外,我們能透過轉化內心,去改變對應態度嗎?

「壓力」的其中一個來源是不足感 (feeling of inadequancy) ,覺得自己不夠錢,不夠安全感,做得不夠好、不夠完美、不夠多,所以某些人總未可以早睡早起,原因之一是潛意識覺得做得不足,要延長那一天的「可用」時間。這種不足感又來自那裏? 家庭教育、社會價值、文化身份認同、經歷累積模塑或深化這一種,其實是自己加諸的期望,一旦感到未盡人意,便會焦慮不安,緊張燥動,甚至情緒低落、抑鬱。

經濟型社會的速度,居所侷促空間,人與大自然的疏離,手機、社交平台的普及方便性,,「概念」「理念」橫行,倍讓人缺乏時間空間去面對自己及沉澱源自生活的智慧。不論是為名為利,或出自做某一些善行背後的壓力,來源均是那個膨漲了,沒有機會疏導,容易心隨境轉的「我」。這個「我」可解構為

  • 自我中心(self-centerness) 或 (egocentrism):

沉溺於自身關注的事情,只以自己的福祉為中心:我、我、我

古時的定義是固執、不化、缺乏彈性

欠缺在他人角度看事情的能力

  • 超我(egoism): 過度覺得自己很重要

不少無謂的判斷及兩極化非白即黑的指控,造成勢不兩立的處境局面,其實源頭是與自己身心靈缺乏對話的那一個「我」,俯拾即是的例子多不勝數: 非黃即藍、波希米亞vs. 中產,素食vs. 葷食、年青人就是有衝勁、大人即「老餅」、朱凱迪「好嘢」、泛民無用、警察是衰人、黑警…,若您覺得梁特首或某些官員,做人卻不似一個人太可憐,並看出現代社會主流價值的無奈,便無需動氣辱罵,例如轉而嘗試用幽默方式宣泄不滿,便可以消除自我中心及超我。

超越完美主義的假象,便不容易過譽(glorify)某一些看來無懈可擊,甚至善好的人和事,而將之神化、英雄 (雌)化,偶像化。明白神、英雄,也有其黑暗或困頓的一面,(註:希臘神話故事很「真實」,可慰籍人心) 。

個人成長或修行,是須要面向自己的空間,聆聽身心靈的呼喚訊息,疾病是長期忽略自己所致,一切是從生活實踐,明白自己和他人的局限,從學懂享樂的藝術,而不是被娛樂式的減壓出發。

伸延閱讀:

  • Status Anxiety   Alain de Botton     2004
  • 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   Nicholas Carr    2011
  • 閒暇  文化的基礎  Leisure, the Basis of Culture     Josef Piper    1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