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管理藍圖 (上)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是金錢?是工作?是家庭?是學歷?是友誼?是快樂?現今很多人為了生計,都會花大部份的時間在工作上。在營營役役的生涯中,上班一族與上司見面的時間比配偶更多,職業父母與同事共處的精力相較家中的小孩虛耗更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已經成為了一種確立個人身份/地位的手段、把完成工作目標作為自我滿足的實現、甚至成為尋找生命意義與價值的途徑。無用置疑,員工與組織之間是息息相關,現代的管理模式大都不再會單純地把人視為生產工具。相反,管理者更體認和尊重員工的社會和心理之需求,以及如何令團體在整體發展中,兼顧個人與組織之間的創造力和獨特性。

本文嘗試以佛學的大智慧(般若思想)融合現代管理學,除了展示佛學基本學說外,也希望能為管理學者或管理工作者提供融合中西方文化的管理方法。現僅就佛法經論及一些學佛的修行方法,從多角度分析一些有關般若管理的法門,包括:「度一切苦厄」的企業文化、「無相」的企業形象、「無二邊」的用人之道、「無所得」的行銷策略及「五蘊皆空」的客戶服務。冀望以此整理出一套般若管理的藍圖與理念,說明佛法在世間的應用與實踐。

先說「般若」

般若思想是大乘佛教的理論核心,在佛教經論中它更被尊稱為「諸佛之母」。《大智度論》云:「『有般若在世,則為佛在。』所以者何?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諸佛以法為師 – 『法』者,即是般若波羅蜜。」大乘佛法的精髓是以「自利利他」的菩薩行,深入世間普渡眾生,而自利利他則以修行六波羅蜜為綱領。六度波羅蜜包括:布施 –把自己(包括個人及我所)貢獻給世界;持戒–嚴格的自我要求,以清淨心捨惡行善;精進–勤奮修行,實踐正道;安忍–以祥和化暴戾的處世態度;靜慮–把精神集中起來便於自我管理、磨練身心;及般若 –以智慧糾正錯誤的見解。 這六波羅蜜是六種有效的修行法門,引導眾生趨向完滿人格及證悟佛果之道,更是菩薩累積福德資量之法。《楞嚴經》中佛陀說六度波羅蜜乃無上修持,是佛學中之圓融善法行。 六度波羅蜜之中尤以般若波羅蜜為基石。

在佛教典籍中「般若波羅蜜」一詞常被簡稱為「般若」。「般若」(粵音讀作 “波野”)是梵語 prajñā的音譯,它經常被翻譯為「智慧」,但是般若所說的智慧與世間一般智慧是有所不同的,般若慧是從深刻地體驗真理所得到的;而「波羅蜜」是梵語pāramitās的音譯,意思是「度(渡)」、「到彼岸」、「完滿證悟」或「完美」等。 從字面上理解「般若(波羅蜜)」就是完滿證悟事物及道理之特殊智慧。僧叡在《大品經序》把般若的基本精神概括描述為:「功託有無,度名所以立;照本靜末,慧目以之生。」 意思即是「度(般若波羅蜜)」這個字的建立,是寄託在「有無(空)」的功能之上;「慧」這種「目(見地)」的產生,是基於「(觀)照」現象的「本(自性)」所體驗到「末(終極)」的「(寂)靜」。《大智度論》云:「云何名般若波羅蜜?……諸菩薩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簡而言之,般若指眾生於發菩提心求無上正等正覺,並依據對緣起法 的理解和八正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及正定)的修行,而了悟到諸相皆空(諸行無常及諸法無我)的實相,是一種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之超常智慧。般若智能對治無明,使眾生自輪迴中解脫 – 出離苦海。

在般若典籍中常以「非……,非……」、「不……,不……」或「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的否定方式論述事物/概念,這是般若思想特有的思考表達方式。這種否定論式並不是純粹虛空的否定,其實般若論師們希望通過不斷以此種否定的方式,擺脫人們對事物/概念的片面認知的執著,從而達到了解事物/概念的客觀性 – 即以否定的手法達到對真理的詮釋。而緣起性空又是般若思想的基礎,基於事物的相反特性的關聯性及/或事物中存在的矛盾性,因此般若經論中對某一事物/概念作出否定時,它從不會肯定地提出與那個事物/概念完全相反的論說,其目的是為了讓眾生能對真理有更高層次的自我證悟。

「般若管理」法門

西方管理思想可溯源至西元前2205年的古巴比倫國頒佈的《漢穆拉比法典》。此法典被視作為古巴比倫國處理貿易、人的行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工資、懲罰和其他許多社會問題的依據,其中有些決策更包含保護消費者利益、約束企業經營者或營造者的行為、及產品的質量要求。 其實管理就是決策。 管理者以決策方式組織一個人或者更多的人來協調他人的活動,以便收到個人單獨活動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為了能有效地驅使員工完成任務,當今西方管理學對人性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管理策略除了針對員工的需要、工作行為、工作態度外,其管理措施也越來越注重人的精神需求和潛能開發等。管理學認為,對人性的研究應成為制定管理策略的基礎。當中,特別注重激勵員工士氣和職能強化;引導員工完善自身能力;崇尚以員工為本的培訓理念;尊重與關心員工;積極引導員工參與管理;因人、因事而異的靈活多變管理方式。所謂的「般若管理」是以西方管理的基礎上,配以佛學般若思想理論分析當今營商決策之道,以下是以「度一切苦厄」的企業文化、「無相」的企業形象、「無二邊」的用人之道、「無所得」的行銷策略及「五蘊皆空」的客戶服務,概述「般若管理」法門。

• 「度一切苦厄」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理論的提出始於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初期,迪爾與肯尼迪(T. E. Deal & A. A. Kennedy, 1982) 在《企業文化 – 企業生存的習俗和禮儀(Corporate Cultures: The Rites and Rituals of Corporate Life)》把企業文化定義為員工在機構做事情方式,是全體員共同遵守之自然約定俗成而非書面的行為規範系統。迪爾和肯尼迪把企業文化整個理論系統概述為五個要素:(1)企業環境 – 業務性質/經營方向;(2)價值觀 – 員工一致認識的標準;(3)英雄人物 – 可作為員工仿傚的企業核心人物或人格化的企業文化;(4)文化儀式 – 各種表彰、獎勵活動、聚會以及文娛活動等;及(5)文化網路 – 能反映出職工願望和心態的非正式信息傳遞渠道。

假若把佛教的根本精神套裝在迪爾與肯尼迪的企業文化理論系統上,「度一切苦厄」便是「般若管理」的核心文化。而「度一切苦厄」的般若企業文化的五個要素分別是:(1)「自利利他」的企業環境 – 業務經營除了賺取金錢利益外,還應以實行服務社會的公益事業為使命,務求令企業、群眾及社會之間獲得三贏局面;(2)「空」的價值觀 – 讓員工認識所有人與事乃由因緣和合而生、緣滅而散的價值觀,這可使同事之間能以平等心看待事情、平常心面對得失,並能放下人我之別的執著;(3)人格化的「菩薩」形象 – 以人格化的「自利利他(菩薩)」精神作為員工仿傚目標,共同實踐企業理念;(4)「波羅密」的文化儀式 – 推崇除了收取薪資外,員工的工作動機主要是參與工作的使命與抱負;及(5)「觀自在」的文化網路 – 員工之間分享依照般若智慧處理事情而做到事事無礙,培養得其自在的工作態度。

(上篇完,續下篇)

*全文刊於《信報財經月刊》, 第404期, 2010年11月, 頁141-146 (原文篇幅過長故輯成上下兩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