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2015
晚上教練訓練班歷來第一次的啟導對象是一家志願機構的受助者。嚴格來說,我們是一石二鳥,一方面做啟導,一方面做社會服務。我服務的當事人面對很多生活的挑戰,工作、身心與人際關係都出現問題,最關鍵的是自信心不足。我盡力「給力」對方,例如他覺得自己不懂溝通,不討人喜歡,一直很不開心,我便強調在我們相處中,我看到一個很能夠表達自己,很關顧對方,親切和藹,笑容很燦爛,只要有自信心,不要想像他人的拒絕便可以建立很好的人際關係。怎料,他卻說,很可能是我受了自在社很多的鍛鍊,才會引發出這個表現,平日的他不是如此。我覺我「給力」如泥牛入海,於是改了溝通的重點,轉為關心支持。
事後,在檢討環節,華山的一句話啟發了我。我認同了當事人的看法,平日的他都是親切才有價值,一次半次親切沒有意義。若我不是這樣想,每一次都獨一無二,珍惜當下,這一刻的親切就是讓我們都開心快慰,我其實是可以繼續「給力」的。我學懂了,當下的美麗就已經很有價值,逐步放大便成為持續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