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襲港要三防 — 提防[意外]、[疫症] 及 [情緒] 爆發

低溫日子,陽輕低落,陰寒氣重,血脈容易淤塞,好些人會容易出現無心機(動力不足)、情緒低落等情況;而在工作、讀書、家庭或經濟已受壓力的人士,更容易誘發情緒病。倘若已受情緒困擾者,如:抑鬱傷感、焦慮擔憂、驚恐懼怕、羞恥自憐、自責內疚等,更會雪上加霜,加深病情。

寒潮到來要三防 — 提防[意外]、[疫症] 及 [情緒] 爆發

寒潮席捲香港期間,注意亦是疫症(包括人流感及禽流感)肆虐的高危期,並有變種的可能性,危險性更高,大家須注意保暖及保持衛生,以保障身體的健康。

同時,火警或交通等意外率亦會提昇,請警惕自身及環境安全。

[情緒] 爆發:
而另一個使人容易忽略的是 [情緒] 爆發的危險期,特別容易誘發或番發抑鬱或焦慮等徵狀。醫學界估計,德國每年至少有8萬人受到抑鬱的困擾。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為了觀察人類大腦的四季變化,對100名測試者進行了為期4年的調查。從1999年到2003年,他們每隔幾周就對測試者的情緒進行跟蹤記錄,並給他們做大腦掃描,觀察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在一年中如何變化,從中找到了一種微型蛋白粒子,在四季中這種粒子在人腦中的活躍程度不一樣。醫生把季節交替性的情緒變化,主要歸因於這微型蛋白粒子物質——5-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是一種神經遞導物質,在血清素中存在,這種物質的減少和光照不足被視為誘發寒冷抑鬱的生理主因。
該研究曾在美國《普通精神病學文獻》雜誌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上發表。

國際很多醫學文獻指出,人體絕大部分的疾病是因我們負面情緒累積而產生的,而不同的身體位置儲存不同的情緒,中醫的古老智慧早就說過,腎主恐懼,肝儲憤怒,肺藏哀傷,肺主悲,脾主思……

我們的想法可以欺騙自己,然而身體卻是不會說謊的,它如實地將我們的情緒儲存起來,若未能好好的釋放出來,累積一定的數量,身體就將此等情緒儲由外(如皮膚)再放到各器官,久之不處理,便以不適和病痛表達出來,我們身體就會出呼喊和求救訊號,尤如響起火警鐘,提醒我們要去面對自己真正的需求,好讓我們好好地去處理。

可惜大部分的人沒有真正了解這些訊號,不多理會或用藥物壓抑,甚至想辦法把這個火警聲號關掉,逃避給自己壓力和緊張的根源,其後果必然是悲劇性的。­

世界心理衛生組織指出,70%以上的人,其身體會以自動攻擊自己器官的方式,來表達受壓制的情緒,消化系統、皮膚、肝、腎、肺、和心血管是重災區。

有一種簡單、天然而有效的情緒調理方法,就是趁有太陽出現,正是採納陽氣的最佳時機,建議視個人的身體狀況,晒20-30分鐘太陽,留意保暖,戴帽子及頸巾,以感到適服為合。期間可以安靜坐下或優閒漫步,調節呼吸為慢而深的節奏,或在安全的情況下加入安閒觀想更佳。
如果身在戶內,又有陽光透過窗子射入,也是一個好的選擇。另一個建議,跑到大型商場,找有落地大玻璃及有陽光的方向,在此享受日光浴,也是一個不借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