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平和先要靜?

長命百歲的秘訣需要「恬惔虛無」,具體一點來說,這是一種怎樣的狀態呢?《黃帝內經》有更詳細的解說,曰:

「陰陽和平之人,居處安靜,無為懼懼,無為欣欣;婉然從物,或與不爭,與時變化;尊則謙謙,譚而不治,是謂至治。」

這裡形容了陰陽平和的人,亦即是身體處於最佳狀態的人,他有甚麼表現的呢?這種人的以安靜自居,無為名利,沒有任何懼怕,亦沒有慾望使他追求欣喜,心裏非常恬靜;他能夠順從事物的發展特性,不與世事爭競,卻又能順應社會變化;雖然處於尊位卻也十分謙卑,能夠以德服人,可以說是最佳的統治者!

一個身體陰陽平和的人,他就能夠做到以上種種。可是我們別倒亂因果,其實是因為這種人能夠做到這樣的德行,所以才能使陰陽平和。

驟聽這樣的描述,會否感覺有點太高尚了?!當然,這是告訴我們一個最終極的模範,但同時表達了,假如不能順從天道而活,又或許心中不夠平靜,人體的陰陽總是會受到干擾,不能達致最佳健康。

再細想這一段話,會不會覺得有點奇怪,當中所形容最健康的人,為甚麼都是講他的內心和處世的態度?其實這才是不奇怪的地方,修身養性,與修養健康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中國自古的聖賢,都不會特別找尋甚麼養生秘訣,而是從道德入手。只要一個人有高尚的德行,自然就有健康了。

所以,我們還是從修煉自己性情方面入手吧!如何調養性情,上面一段《內經》提示了一個重要法門,一個字:「靜」。「靜」的反面就是「嘈」,心不動、沒有雜念,那就是靜了。

有人問,難道上帝給我們腦袋,不是叫我們去想東西的嗎?對,善用腦袋是正確的,可是有些人腦子裡頭無法控制,一件事情想一次解決不了,那麼就想它十遍;十遍不夠,就再來十遍……

還很多人都認為,要排除雜念很難。其實要排除雜念第一件要做的事,不是去「想」甚麼方法,而是要「發現雜念」。隨波逐流的被雜念帶走,就像坐在木筏被河水沖走一樣,完全不能自控。要控制雜念,首先得要知道自己就在河中,然後拿起船槳用力向岸邊划,主動的找出口離開這個環境。重奪使用腦袋的主權,先從時刻關注內心、活在當下做起吧。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