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生於氣之「思則氣結」(2/3)

百病生於氣之「思則氣結」(1/3)

《黃帝內經》裏有一句話很多人都聽過,叫「思傷脾」,為何思會傷脾呢?中醫認為,胃幫助人腐熟食物,產生了精氣,之後透過脾幫助「散精」,散精就是指脾使精氣向上、向外輸布,讓人周身得到滋養。假如一個人「思慮過多」,由於上文說過「思則氣結」,那就會使「脾氣散精」受到障礙,就是脾不能夠散精了,那會有甚麼問題?雖然消化沒問題,但是吸收不了、浪費掉,吃多少也沒用。有些人即使吃很多東西仍然身體瘦弱,就與這種原因有關;又俗話說「虛不受補」,為何吃了補的東西卻沒法吸收進去?也有這一方面的原因。

假如食物吃下去卻無法變成自己的東西,久而久之,氣血就會不足了、身體虛弱。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思傷脾之後導致氣血偏虛,人體就容易感受邪氣,各種疾病繼而產生。因此,可以說「思」是百病的源頭。

《黃帝內經》還有一句話叫「怒勝思」。想想看,假如一個人思慮很多,杞人憂天,對身邊的人過分關心,經常苦口婆心的給人提醒,但別人卻會覺得很煩厭,惹人生氣,結果往往是被大罵一場,之後思慮就立刻終止,那就可叫做「怒」勝「思」了。確實,要中斷「思」的方法,假如不是自己主動的制止念頭萌生,則要用比較暴力的「怒」來解決。

怎樣可以不用這種粗暴的方法來解決思慮?第一個建議,就是要發現思慮。很多人連自己思慮過度也不知,又如何有動力去解決問題?發現思慮的難,在於適應了,不覺得有問題。就好像城市人睡覺的時候,很多時戶外都總有一點噪音,天天如是不覺得有問題,假某天突然到了鄉郊旅行,夜間靜寂無聲的感覺反而讓人發悶不自在。其實,我們的腦袋裡,天天許多念頭起伏,我們都適應了,沒有察覺到雜念存在。

不妨先作一個「逛街練習」,就可知道自己的思慮有多嚴重了。每逢在街上走路的時候,嘗試張開眼睛,細心觀察身邊的風景,同時內心一句話也不說,絕對寧靜,也不要浮現出過去的圖像記憶。除了眼睛看東西外,也用耳朵聽聲音,鼻子嗅氣味,皮膚感溫度。看看這種狀態能持續多久?心中能否保持平靜而沒有念頭萌起?假如平素沒有經過練習的人,可能不到一分鐘,自然就走神了。走神越快,思慮過度越嚴重。

當明白到自己確實有思慮之後,還想進一步解決思慮過度的問題?那就需要「靜心」的鍛煉了。下回再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