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生於氣之「怒則氣上」

中醫認為人的七情與健康緊密聯繫,在《黃帝內經》中尤其有「百病生於氣」的說法,指出了各種情志如何影響人的健康,從今期開始,將會逐一探討,首先談「怒」。

很多人都認為發怒是不對的,但是中醫強調過猶不及,其實適當的怒是有益的。例如有成語說:「鮮車怒馬」,其中的「怒馬」即是指馬匹的壯健,而不是說牠發脾氣,還有如春筍怒發、草木怒生、心花怒放……這些「怒」,都形容旺盛、迅速,是一種積極的力量,有生長、發展的意味。又比如說消防員在火場上英勇救人,這一種勇氣亦可稱為「怒」。

所以,很多時適當的怒對人生很重要,怒是一種上升、擴展的力量,有「怒氣」則每天精神充沛,工作有目標,人生有動力;相反,缺乏怒則使人懶惰、逃避、退縮、怕事。

但是,當怒太過的時候,則可以使人生病。《黃帝內經》說:「怒則氣上……怒則其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很多電視劇情,都描寫當人暴怒以後立刻可出現吐血,這就是因為當這一種上升的能量太過了、失控了,則人體的氣血亦向上衝而見嘔血;文中還提到一種「飧泄」的病,其實就是指吃東西下去不能消化,未消化的食物直接排便出來,這是由於這種太過的氣血上升,使在下面的胃腸不能消化食物了。

不過,除了暴怒以外,另外一種怒是更值得我們關注的,就是隱藏的怒,或者現代喜歡稱之為「鬱怒」。這種情況在現代社會十分多見,我們所說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逐漸累積了抑鬱、怨恨、憤世嫉俗,對生活上諸種事情都覺得不滿,這些負面能量的累積,也就成爲了我們潛藏的怒。這種怒對身體造成的影響更大呢,因為它是長期的、慢性的侵害我們,由於這種怒是緩慢漸進的增大,我們也逐漸的適應了,不容易察覺它的存在。

那麼,如何可以預防怒氣太過?「息怒」則是十分重要的法則。息怒可包括兩種層次,一種是「釋怒」,當憤怒的情感來臨的時候,不是每每的去壓抑它,而是要適當的去釋放它。當然了,假如怒氣累積到非常厲害的時候才釋放,那就容易出毛病了,故此要學會從怒氣很小的時候,就要釋放它。這就牽涉到要「析怒」,需要理性的面對自己內心的情感,需要自覺地省察當下的情緒,當怒氣初生即消除它,那就能夠心平氣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