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概念中的「信念創造實相」與「境由心轉」、「萬法唯心造」等等意思完全相通,這句話簡單地說就是「我們遇到的人、事、物、環境,全都是我們內在信念的投射」。
很多人說:「我每天都想發財,為甚麼一直都那麼窮呢?」
問的人很多都攪不清楚「信念」跟「思想」的分別!初學者很多都會陷入「信念」與「思想」的迷思中。
「信念」是你潛意識中深深相信的念頭,而「思想」可以是一個瞬間浮起的念頭,甚至是縈繞在你腦海的念頭,而你常常想的並不代表一定就是你的信念!很多人就是在這裡遇到瓶頸,無法正確運用吸引力法則吸引生命中的美好體驗。
例如:小明很想發財,整天到晚都想發財,或想像自己中六合彩,過著優哉悠哉的生活。小明以為自己已在用吸引力法則,怎麼願望一直都還沒有實現呢?
每當發現自己一直在想的事沒有變為現實時,我們可以開始檢視自己對這個願望背後的信念。小明在檢視自己對金錢的信念後,發現自己很討厭有錢人,覺得有錢人都是沒有道德的人,他們的錢都是靠搶窮人的錢而得來的,他們都是騙子,有錢人想做好人比駱駝穿過針孔更艱難,有錢人都沒有真心朋友,子女於他們死後都會爭遺產,有錢人的生活都很墮落,他們的心靈都非常空虛。
在這個案例中,小明在意識上很想發財,做個有錢人,可以不用再為生活營營役役,不用每天很痛苦地爬起床上班,想要甚麼有甚麼,呼風喚雨, 過著優哉悠哉的生活;可是,他完全沒有想過自己內心深處、潛意識裡對金錢的信念是如此深刻而恐怖。
你們看到小明每天縈繞自己的「思想」與潛意識裡的「信念」是如何地自相予盾嗎?這就是典型的「思想跟信念打架」的例字。
實相就是心靈的一面鏡子,我們遇到的人、事、物、環境,全都是我們內在信念的投射,在小明的案例當中,他的信念就是「錢不是個好東西,金錢是萬惡的」,若他變成一個有錢人,朋友都只會為了他的錢而接近他,子女也是因為他的財富才佯裝孝順。大家可以想像在這樣一個信念下,會創造一個怎麼的實相?所以就算小明再多發白日夢也是徒然,當他抱著這個相念,就只能繼續營營役役過他的一生。
在此,並沒有說發白日夢不好,反之,每一個白日夢都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新的可能世界,但若抱著負面的信念,我們只會對準那個負面的可能性,卻不會讓那個新的可能世界成為自己的現實世界。遲些我會再討論每個思想、每個夢的能量,怎樣利用這種能量達成想要的事。
無論你是否了解宇宙法則、自然法則、吸引力法則(這些法則不盡相同,但在本文章中可互換),宇宙間的所有事物都受到這些法則影響,它們永遠存在,且無所不在。唯有當你覺知到這些法則時,你才能用心去創造出你想要的生活體驗。
比《秘密》更早闡釋「吸引力法則」的《這才是吸引力法則》( 伊絲特.希克斯、傑瑞.希克斯著)中寫道「在這個有形環境中,你就是你所看到的有形存在,但你並不僅限於你雙眼所見的這個形體。你其實是無形本源能量的延伸。換句話說,真正的你是無形的,而且更廣大、更年長、更睿智,只不過你的焦點現在於在你稱之為你的有形存在上。我們把無形的你稱為內在存在。」,「只有極少數的人才知道無形的自我其實也存在於當下,且充滿力量,專注無形的世界,而這無形的觀點會影響有形的視野和此刻有形的身體。了解無形和有形的視野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才能真正明白你本來的面目,發掘你進入這個有形身體時所懷抱的目的。有些人把無形的存在稱為『大我』或『靈魂』。什麼樣的說法都沒關係,能夠承認內在存在的存在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唯有當你認清自己和內在存在的關係,才能找到真正的引導。」
若你是初學者,可能你有點被這個「有形」、「無形」搞得頭昏腦脹,有機會我會更詳細的闡述這些概念,總之要成功運用吸引力法則,首先要開始了解你內在的感覺、你的潛意識、你的內我,簡單來說可以靜下來檢視自己的感覺,再檢視這些感覺令你產生怎樣的信念,或是怎樣的信念令你產生這樣的感覺,因為我們的潛意識很多時是透過情緒來跟我們溝通,當你無法了解這些情緒、接收潛意識的訊息,潛意識會以其他方式跟你溝通,如身體上的不適、病痛,等等,所以說病痛是由負面情緒產生沒錯,若普通的病痛也無法令你傾聽自己的潛意識,那潛意識可能會採取更激烈的手段,可能是一個意外甚至癌症,去讓你停下來傾聽自己內在的說話,以身、心、靈整全健康的角度,所有的病都不是外在的因素影響,並不是你的食物、污染、營養令你生病,卻全都是我們內在創造的。
我們內在的創造力非常強大,要學會覺察自己的信念,覺知潛意識的信念與日常意識思維之間的矛盾之處,矛盾的思想會令我們對目標猶豫不定,當目標不確定又怎麼夠力量創造實相呢?認清真正的目標後,再用心引導自己的思維,改變負面的信念,思想專注在你想要的事物上,當你的信念與思想,身、心、靈想要的事物變得一致時,宇宙就會創造你想要的生活體驗,吸引力會因你的信念、注意力、情緒強度而加強,亦即加速了你的創造力,更快地在這有形的三次元世界創造出你想要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