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到了臨終的時候,即使用上了各種正確的治療方法,但也沒法取得效果?就這一個問題,在《黃帝內經》中有精闢的見解,黃帝問岐伯:形弊血盡而功不立者何?歧伯曰:「神不使」也。
黃帝問的是,身體敗壞了、氣血耗盡的時候,為何治療方法不能見效?岐伯的回答十分精煉,三個字:「神不使」。當然大家聽完這三個字,也會一頭霧水,不明白岐伯想說甚麼,所以黃帝也繼續追問:
帝曰:何謂「神不使」?歧伯曰:鍼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壞神去,榮衞不可復收,何者?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榮泣衞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岐伯的回答其實很有趣,他解釋用針灸等方法治療卻不能獲效的原因,是因為「精神不進,志意不治」。這裡先要解釋「精神」的意思。「精神」現在一般理解為人的意識、思維、神志,是指一種心理狀態,而在《內經》裏雖然亦有這一方面的意思,但更深一層的認為,「精」是指一個人內裏面精氣充足,於是在外面的「神氣」自然充沛,所謂「有諸內必形於外」,精神是人體內狀態的外在反映。
岐伯解釋,「神不使」就是指一個人的「精神」沒法改善、志意無法恢復,當然黃帝還不滿意這一個答案,繼續追問這精神敗壞的根本原因是什麽?岐伯深刻的指出,是由於人的「嗜欲無窮,憂患不止」。
這非常值得我們深思。一個人為何會「死亡」?為何正確治療仍不能獲效?原因竟然是與人的慾望、貪念、思慮、擔憂有關。由於種種情志因素,導致人的心神擾亂,精氣也受到傷害,氣血不通,身體也就「不聽話」了。所以在中醫裏,對於「精神」的理解是內外互為影響的,人的心理會影響人體,而身體狀況又會反映在神氣上。
從這個角度看,「生存意志」確實是病重時康復的關鍵。一個人他「想」甚麼,會決定他能否活過來,而且不單是「想不想活」的問題,假如他在病危的時候,還在想那些慾望、貪念、思慮、擔憂……這些將會成為他康復的最大障礙,吃甚麼良藥都是浪費。
從宗教的角度看,這就是靈魂與肉身的關係,人的靈魂離開了,剩下的身體很快會敗壞,可知靈魂才是身體健康的終極「掌權人」。我們的「精神」也是一樣,所謂「思想決定命運」,一個人的生與死,真是在「一念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