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復醫心」 最高層次的身心靈調和理想原則

(一)醫病復醫心

(甲)倡議者

用氣功治病,而首次提出「醫病復醫心」的人,是近代的蕭昌明大宗師(1895 – 1943年),蕭大宗師無師自通,自1901年七歲開始即用炁功(先天之炁)替人治病,後人流傳至今,有潘樹仁先生整理組編為〔一炁功法〕,及台灣中華宗教哲學研究社的〔天人炁功〕,而且蕭大宗師以廿字哲學〔忠恕廉明德正義信忍公博孝仁慈覺節儉真禮和〕為醫心的工具,以廿字哲理引動啟發先天之炁,達到炁功醫病的功效,並以廿字哲理醫心,兩者兼顧,從而達至最高的效果「醫病復醫心」。

蕭大宗師提出此說的時間不易考究,但其經典則清晰留存至今,《挽災救刦延壽真經.廿字金剛杵真言》:「廿字淨天地,廿字產鬼神,廿字生聖哲,廿字啟文明,化為金剛體,醫病復醫心。」《宗教大同推進社問答》:「此二十字,豈止能治病,且是治心,治身,治家,之要素,病者乃邪欲所致,以正氣驅逐,即可以不藥而癒,在今日之世道人心不古,尤必須以此治病之法,糾正其身心,於世道不無補益,況心者神也,心正不動,則萬物羅焉,動則萬物休焉,能羅萬物,豈病尚不能治乎。」

 (乙)內容要訣

心身不單只共存,而心、身兩者是互動,其實主導及運用外炁的能力全在於一心,啟發心靈作用的動力就是廿字,從應用角度來看,由廿字的心力能量轉為物質治病,廿字便是正氣,是主體心法,以強大的正氣驅除病邪之氣,用廿字正氣貫通人體二十條經絡(人身十二條正經及八條奇經,合共二十條),或者對應人體有廿隻手指腳趾,達至<陰陽平衡,氣血暢通>,亦是正常邏輯學理,也合乎中醫氣血理論所說之情志治病。將廿字哲學變成多用途,治身體之病症,治家庭之問題,用簡單之廿字創造多元化用途,可見其包羅萬有,可知廿字治病能力的高超非凡。

現代自然療法把氣功治療放在第一位,同時確認人類心理因素的重要,人的心境愉悅,腦內也會分泌健康快樂的荷爾蒙,人類身心是一體結合,很多人心中的苦惱,就是對外在事物的求不得苦,所以安心立命在人生旅途非常重要,不能安頓下來,即是永遠坐困愁城,終日苦不堪言,以至身體受累,心魔病魔束縛纏身。定立「醫病復醫心」的最高層次,把治病與治心結合,提醒大眾切勿只做一個庸醫,或神仙附體的靈媒,要輔導及改善病者的心境,糾正不良的行為,才是合於自然之道,是終極治療,能徹底解決人類苦痛源頭的最佳辦法。

(二)自然療法之前瞻

(甲)醫學科學哲學的並行

醫學在治病救人,提倡養生健康,更前衛一點,是預防醫學,甚至是古人所說「上工治未病」,為人類生命的存在帶來保護;科學在客觀求證,排除故弄玄虛的做假作偽,去蕪存菁,把事實的過程及真相呈現,為人類能夠真正看到自身生命的微細處而研求;哲學總結思維,釐訂宇宙大原則,將天地的法則記錄,以便後人研究和依從,為人類生命提供宏觀的思想,以至生命的意義與內涵。三者在學理上並無矛盾,只是各有專長而已,雖然有人認為醫學是科學的一門學科,但醫學的特殊性,就是直接牽涉到存有的生命,為維護奇妙的生命作出特別的貢獻。可見科學與哲學結合的重要性,蕭大宗師早已明白箇中道理,在《宗教大同推進社問答》:「夫科學者,形而下之謂也,道學者,形而上之謂也,道學以心為主,科學以物質為主,以吾社視之,道學,科學,乃一也,二者并行,天下有補,二者分離,天下即苦,道者本於心,心亦物也。」

從生命的存在價值與意義講,人類都不能離棄醫學科學哲學,因為人有道德意志,有別於禽獸的崇高精神,是大地文化的創造者,反思人類過往在不同領域中的不同成果,對人們都有幫助,氣功的啟示很明顯,人不能脫離自然環境而生存,早已為現代自然療法作出磐石,在人體生命上的一切活動都不能分割地研究,必須融合多方面,建構立體圖像,才能全然透視生命的運作,所以眾人要共同攜手,進一步研究氣功醫學,以科學的客觀精神求證,用哲學的融會貫通,開創全人類的氣功共通語言,運用最簡單的氣功自然療法,為全人健康快樂作突破性的前瞻,開展氣功醫學自然療法的新面貌。

(乙)回歸自然大道

人生要建築在健康快樂的基礎上,是人人都一致讚同的,不按照自然規律的生活,必然受到正常的因果結論,令身心靈紊亂,身體健康質素下降,輕微的積累,慢慢侵害身體,在很多人都忽略的情況下,大病爆發而成為一發不可收拾,因為人們忘記自然的秩序,認為只作些微的越軌行為,不會構成大問題,而問題的核心就是人過於自大,要超越大自然,以為可以控制及改變環境,更有一些人貪得無厭,只顧奪取名利,壞事做盡,不知這樣扭曲性情,最終令心智受損危及健康。

大道並非古老迂腐的學問,道是道路,除了是天地無形的正軌,也是人們行為的無形規範,生命來自於自然的大道,必定依循這種軌道,才能健康活潑精神飽滿,氣功揭示了人類要從內心體驗大道的原理,這是修鍊的重要功夫,體會自然大道的法理,順勢順道而行,則頤養天年,身心和諧,古代典籍亦早已說明,《黃帝內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導引氣功醫學已有良好的古代哲理基礎,加上現代醫學及科學的疏理,用醫學方式訂立導引氣功體系,建設系統化的導引氣功醫學大平台,讓前輩老師們在台上示範,調和心身靈,呈獻給人類一幕幕美好的景緻,為人類健康生命和諧作前景的規劃,寫下一百二十歲的生命完美句號。

醫天切知脈理走  病從何來望聞問

醫德惠澤遍蒼生  心無其心氣自通

註:

(1)  1987年潘樹仁於香港首先創編〔一炁功法〕,2003年1月將整套功理功法第一次發表,在第三屆蕭大宗師宗教哲學研討會出版。

(2)  香港〔天德聖教天德堂〕存版,第廿六篇,1950年庚寅年仲冬第一次出版。

(3)  〔香港宗教哲學研究社〕印行,第五篇,1964年甲辰年孟冬影印版。

(4) 同(5),第五篇。

(5)  《中華氣功學》,林中鵬主編,第33頁,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ISBN 7-81003-135-X/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