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內容簡介
當子女進入青少年期,他們都避不開情緒波動的影響,甚至有輕生念頭,若父母沒有足夠的時間、知識和經驗,不難見到「各執一詞」、「互相仇視」甚至「漠不關心」的場面出現在眼前。是次講座是分享高漲情緒背後的意義,如何穿越表面的憤怒而去處理自己及對方的焦慮和恐懼,以正念、靜觀去找出破解誤會的方法,提供實在的步驟走出困局,轉為協助青少年成長、成熟的機會,珍惜生命,再次把「愛」與「尊重」帶回家中。
*此項目及活動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故此參加者費用全免。

導師簡介
黃蔚澄博士(Paul Wong)
臨床心理學家,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社會科學院學士﹝輔導和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課程總監及社會科學院碩士﹝輔導)課程副總監,亦為香港心理學會執行委員,國際防止自殺協會國家代表 (2010-2015),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 和警察學院榮譽研究院士。他主要的研究範疇包括防止自殺,精神健康,青年研究範疇包括青少年「隱蔽」行為、提倡正向青年發展、社會共融 (social inclusion)及人類與動物互動行為(human-animal interactions)。發表達八十多篇學術文章,亦是《留給最愛的說話-自殺者家屬未忘書》的作者之一。他最近進行青少年「隱蔽」行為及寵物離世哀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