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是要一點一滴修習
許詩雅Emily是一位註冊社工,主要工作範圍是為家庭和小朋友提供服務。
體驗欣賞來吃東西
被問到在帶領正念課程中,有甚麼令Emily印象深刻?她表示在實習中,曾舉辦了一個工作坊,年齡在80歲至幼稚園K2都有,是要讓親子們一起製作杯子蛋糕。
在這個過程中,Emily會教導他們,如何用正念的方式去進食。
家長和老人家或許會有疑問,為何要這樣進食,而小朋友則沒有這樣的困惑。小朋友看到食物後,會模仿Emily的做法,而媽媽則會在旁邊陪伴他們,或者告訴他們應該如何跟隨指示。小朋友會發現,原來吃東西竟可以是這樣。
平時他們可能一口便吃完的東西,但嘗試正念進食後,他們會發現可以慢慢進食,可以先觀察又或是用鼻子嗅聞一下,甚至用耳朵去聆聽食物。雖然當時許多小朋友都表示,明明沒有聲音,為何仍要去細心聆聽。但事後他們體驗到,原來可以用五官、五感,去體驗欣賞來吃東西。
五感體驗情感連結
在分享用正念方法吃東西後,小朋友發現原來除了可正常地吃東西外,還可以用一個慢了下來的過程,或一個正念的過程去吃東西。
在親子關係上,家長和長者們在了解正念後,便可察覺到,剛才在製作蛋糕時,小朋友是如何替他們拿麵粉過來,或者在教小朋友的過程中,可以有更多的互動與欣賞。
小朋友也會察覺到,原來媽媽親手造出來的蛋糕,會比平日在街上買回來的好吃得多。從而更加珍惜媽媽親手煮出來的食物,懂得用心去吃,更會去讚賞媽媽煮的東西很好吃。
學習正念後讓關係變好
E m i l y指自己本身是一個情緒波動較大, 容易受外界影響的人。但是經過正念的學習後,便有所改變。
在面對不同情況時,Emi l y可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例如當可能會感到負面情緒時,以往的即時反應可能是罵人及很不開心。但在學習正念後,Emi l y知道可透過練習,只要定下來,自己是可以再選擇究竟用怎樣的態度去面對事情。
在這個過程中,Emi l y運用正念,讓自己作出更好的選擇。用更平和的態度,或者更清晰的方法去向對方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這對Emi l y來說,是有很大的幫助,因為這樣可以讓其他人了解自己的需求,並更好地處理事情或相處。
正念的一點一滴修習
Emily指出,正念其實很著重大家平時的修習,因此她會常常提醒自己, 盡量保持當下的修習, 要自己保持覺察, 保持當下。
這些一點一滴的修習,很能幫到她保持在覺察狀態,而當遇到一些負面或抗拒的狀態時,Emily能更快地留意到自己正處在這個狀態,然後即時作出調整。這是因為她經常練習正念所帶來的正面效果。